繼上一篇 [Cable TV 面板] 後, 接下來是網路線跟電話線的面板… 這部份的工具就少的多了, 靠的完全是多花近一倍的錢買懶人用的資訊插座… 哈哈. 因為這次拉了很多條線, 每間房間都至少拉了兩條網路線, 因此電話線也懶的另外拉了, 直接也用網路線材, 拉星狀架構, 然後裝電話總機.
會這樣拉, 為的是以後如果不想要電話線了, 頭拔掉換一個就變網路了, 同時用星狀架構也好維護, 用電話交換器也不用耽心分機接太多會推不動等等問題…
扯遠了, 這些是後面幾篇要寫的, 直接切入正題, 面板…
_3.jpg)
首先, 這是水電師傅幫我拉好的線, 線我是去買整箱的AMP Cat5e UTP 來用, 直接拉三條, 兩條網路用, 一條電話用… 這個線比 cable 細一點, 也軟一點, 所以我留的比較長, 大概 10 ~ 15 cm 都還塞的進牆壁…
_thumb.jpg)_2.jpg)
便宜好用的剝線刀, 線剪到適當長度後, 留個 2cm, 用剝線刀夾著繞一圈, 皮就剝掉了…
_thumb.jpg)_2.jpg)
這就是貴鬆鬆的 3M 免工具的資訊插座, 這一定要推一下… 我是買最便宜的, Cat5e, 沒防塵蓋, 沒有接地… 一個要 NTD 78.. 普通的只要三四十啊… 不過這一定是值得的, 請繼續看. 還有更高級的一個要兩三百, 那種實在是買不下去, 這種就很好用了…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_2.jpg)
安裝就是這樣而以, 它的零件有兩片. 把小片的套環穿過剝好皮的線, 然後照著外面印的色碼標示, 把一樣顏色的線卡到縫裡, 多的線剪掉, 就完成第一步了. 通常壓這種東西最煩的就是 586A / B 的色碼實在不大好記, 這個接頭把順序調過了, 每對線都是白色的在前面, 有顏色的在後面, 做了一兩個頭之後連看都不用看就記起來了…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_2.jpg)
接下來要指揮艇組合了… 第二個零件就裝上去, 兩片黑黑的外殼把剛才第一片零件包起來, 扣住就完成了…
沒錯, 這樣就好了… 真沒意思, 這段跟本是在打屁 & 貼圖而以嘛… 哈哈
_thumb.jpg)_2.jpg)
接下來是電話線的接頭. 這部份就沒那麼好命了, 買不到像剛才那種好用的, 這個就是普通的電話插座, 沒啥特別的, 得靠壓線工具, 剛才的剝線刀就派上用場了… 這個一樣有彩色標示, 照著線的顏色卡進去就好了. 只不過這邊不像 3M 的那麼輕鬆…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_2.jpg)
第一張圖是剝線刀的前端, 很陽春的壓線器, 把卡好的線用頭擠進去, 自然會有金屬片刺破線的外皮, 直接接觸到裡面的銅線… 六個接點都弄好後把多的線剪掉就好了. 不過這個稍微難弄了點, 以前沒有買工具, 用美工到弄半天弄到手很痛… 這次有買工具, 不過也是不小心壓壞一個接頭.. [:’(]
_thumb.jpg)_2.jpg)
接頭都裝好後, 再來就是面板了, 面板我是直接在 Y 拍一起買 3M 的, 剛才那三個頭就一個一個塞進去…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_2.jpg)
_thumb.jpg)_2.jpg)
塞好的樣子 (背面), 另一張是正面… 然後鎖在牆上就完成了. 其實面板還有附一些小配件, 左右兩條長條型的凹槽, 是可以放張紙片進去, 然後有個透明的塞路路片可以蓋住. 一方面作標示, 另一方面把醜醜的螺絲擋起來…
另外它也有附三片彩色的小片, 可以直接裝在每個孔的上方, 讓你用彩色作標示. 這邊我還沒想好要怎麼標, 就暫時沒裝上去…
這邊的進度就快多了, 大概十分鐘不到就搞定一片面板… 不過麻煩的開始了. 拉線時忘了請水電幫我把線標上號碼 :~~~~ 總共卅條線怎麼找啊 :~~~~ 這就值得再寫一篇了… 哈哈… 敬請期待續集 :D
3M 面板跟插座當初買的不大夠, 我想再補買幾個, 有沒有人要一起買?
新家室內裝潢差不多都好了 (除了工頭還有一兩個小地方還在磨菇之外..), 總算可以開始我的配線工程了. 第一步是把牆上穿出來的 cable 線作成蓋板, 方便使用. 有鑑於之前裝過類似的東西, 那個接頭就是要你把線剝開, 然後直接用螺絲把 coaxial cable 的外層及中間的銅軸固定起來, 那種接頭的訊號實在是糟的可以, 這次我特地上網找了其它的 solution, 最後買了壁內的接頭, 長啥樣? 其實就是一搬 catv 的頭, 只不過是可以裝在牆上的那種. 好處是線不用剝開, 訊號可以好好的躲在遮璧層裡面不會受到干擾, 缺點是你得壓個接頭在牆璧裡面, 材料貴一點就算了, 重點是牆裡挖的洞空間有限…
不囉唆了, 我邊弄還邊拍照, 有點手忙腳亂…
_3.jpg)
這是原來的樣子, 水電幫我從牆裡把線拉出來, 我只留了10cm就把它剪掉. 其實是留越長越好, 因為只能剪短不能拉長了… 不過這種線 (RG/6U) 有夠硬, 加上最後有個接頭是硬的, 小小一個洞實在是塞不了多少電線… 留 10cm 已經很勉強了…
_3.jpg)
買了一把專門剝 cable 的剝線刀, 超好用, 只要夾在線上面轉幾圈, 剝線刀拔下來, 線就切好了, 這張圖就是切完後把外面的鐵絲網撥開的樣子…
_3.jpg)
接下來這是買來的接頭, 一顆十五元, 好處是它不需要用鉗子把外面的鐵殼壓到變型來固定接頭 (一般外面買的就是把鐵圈壓成六角型那種). 這種是線直接塞進接頭裡, 然後有手壓鉗把後面那塊藍色的塑膠擠到接頭內的空間, 完全擠進去後線就牢牢固定住了. 這種接法因為包覆的遮敝層沒有漏出來, 因此訊號的品質會好一些, 接頭當然也比較貴 [:’(] (一般的大概三塊還是五塊錢而以… )
_3.jpg)
_3.jpg)
這把就是手壓鉗, 它會把藍色的塑膠擠進去, 就大功告成了, 很簡單, 也很輕鬆, 叔叔沒有練過, 小朋友盡量學…
_3.jpg)
這是壓好的樣子, 看起來比一般店裡買到的高級多了, 真正算一算也沒有貴多少… 反正自己家裡用的, 不差這一點錢…
_3.jpg)
接下來, 為了保護接頭不會進水氣 (其實是心理作用及視覺效果佔大多數), 在接頭跟線之間套一小段熱縮管… 我也沒去量要多長, 大概隨便剪了三公分就套上去了. 直徑是用 11mm 的, 一公尺廿幾塊… 我也忘了…
_3.jpg)
熱縮管原則上是用吹風機吹就會縮起來, 不過我沒有吹風機 [:’(] (還關在不知道那一個紙箱裡), 二來大半夜的開起來也吵, 三來太慢了, 我喜歡猛一點的招式… 就直接拿打火機烤一下…
套上熱縮管烤過之後就變這樣…
接頭的部份到這裡就完成了, 就跟一般買現成的線差不多. 再來是面板的部份.:
_3.jpg)
這是跟水電工多要的, 兩孔蓋板…
_3.jpg)
這是另外去買的接頭, 兩頭都是母的, 剛才作好的接頭可以直接鎖上去.
_3.jpg)
蓋板有兩層, 裡面那層可以裝三顆這種接頭, 其實一般家裡看到的插座都是這樣用的, 選擇很多, 電話, 網路, 開關, 電力插座, TV, 甚至連定時開關, 感應開關(有人接進就自動打開那種) 都有這種規格, 總之你就是自己挑三顆就對了… 這張圖是裝了兩顆的樣子…
_3.jpg)
把剛做好的接頭裝上去… 現在可以想像一下線為何不能留太長了… 接頭硬的部份就五公分長了, 線又很硬, 跟本轉不到兩圈就塞不進去了.. 我有兩條線, 留10cm就已經塞到手痛了, 最後裝好感覺好像隨時會爆開來一樣 -_-
_3.jpg)
最後把內層的蓋板鎖在牆上的樣子…
_3.jpg)
再把漂亮的外層蓋板蓋上去, 完成, 收工… 明天待續, 再來是砸下重金買的 3M RJ-45 接頭… [H]
雖然只有一台電腦連上線, 雖然家裡有 22 ports 只接好了 2 ports, 電話線則是一條都沒接, 不過… 最重要的 blog server 上線啦 [:D]
看到地上一堆線, 就會想… 當初幹嘛拉那麼多條? Orz…
明天早上 (2007/09/07)就要停機了, 從停機到上線, 要忙的事還真不少…
2007/09/07 早上, 中華電信移機, 電話網路都不通
2007/09/08 搬家 全部東西裝箱, 然後搬過去拆箱..
當水電工, 把線路都弄好..
電腦要換機殼, 重裝, 上機櫃, blah blah…
Orz, 這堆要弄完, 大概要再等一個周末才有辦法, 所以下次網站上線至少就是 2007/09/17 … 敬請期待.. [:D]
看來我真的落後太久了… 等了半天都沒改版的 windows live writer, 沒想到悄悄推出更新版本 (beta 2) 了, 連到官方網站一看, Orz, 2007/05/30 就出來了…
看起來畫面好多了, 之前輸入法常常叫不出來的問題現在還沒碰到, 其它功能還沒仔細去試, 哈哈, 管它的, 先裝再說, 反正跟我自己的 blog 搭起來還是可以用, 以後再慢慢試…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