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ing as code !!

TL;DR

想想我開始寫 blog 的這十幾年 (Orz, 這麼久了),用的部落格系統也換了不少套了, 從最早我自己土炮寫的 asp.net 1.1 blog 開始算, 中間光是系統就換了 5 套, 還不包括 同一套系統的版本升級… 這些 post 都還能留下來也真算是奇蹟了.. 不過再怎麼換, 終究是有套 “系統” 需要去維護,不管是自己管還是代管都一樣,開始想走純樸路線,省點 運算資源,好好照顧一下北極熊…

於是就決定改採最低科技的路線,丟掉所有的 “系統”,直接採用最單純的靜態檔案。至於 Hosting 的方式,就用最宅的 GitHub 附屬的服務: GitHub Pages… 現在流行什麼都冠上 xxxx as code, 那就來個 blogging as code 吧 XD

先回顧一下,我到底換過幾套 BLOG 系統 …

  1. 2002 - 土炮 blog (asp.net 1.1 + sql server)
  2. 2004 - .Text
  3. 2005 - Community Server
  4. 2008 - Blog Engine
  5. 2015 - Word Press

看來 Blog Engine 是最長壽的一套系統啊,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維護很方便 (不需要 database). 這些系統一路用過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雖然功能強大, 但是對於 developer 來說其實都有更多好用的工具可以取代,例如 Blog System 提供的版本控制遠遠不如 developer 常用的 github, TFS, subversion 等等 (用過就知道差別,完全是兩個檔次), 另一個主要 HTML editor 也是,寫文章還是 markdown 最好用啊,不過就算我換到 wordpress, 對於 markdown 的支援度 仍然跟 github 比起來差一大截.. 需要的功能沒得用,不需要的功能卻又太多,同時為了維護他也需要花費對等的心力…

所以這次就興起一個念頭,打算全部拋掉這些 “系統” … 養一個用不到 5% 功能的系統,卻要顧好他的 SLA 也是挺煩人的. 這次我打算反璞歸真,改用完全靜態 的網站來取代,會這樣決定,其實我已經想過這幾個問題了:

  1. 沒有權限及會員管理的問題
    只要你願意看,我的文章都歡迎你 XD, 對於讀者來說不需要會員管理。對於發文者來說也只有我一個人。額外要為了一個帳號,搞一整套會員管理機制實在有點多餘。

  2. 沒有後台管理問題
    如果我用靜態網站,發布的部分就不需要後台了,只要要給 user 看的內容才需要上傳。撰寫的環境可以接受只在 PC 端。我文章都不算短,根本沒機會在手機上面寫。 在 web 上寫是有機會,通常是改改錯字或是片段的編輯而以。真正幾句話,或是分享資訊,交給 facebook 粉絲專頁就夠了。

  3. 版本控制問題
    如果都變成靜態檔案,版本控制直接丟 git 啊,版本控制,備份,還原一次解決。你願意的話還可以 branch / merge, or pull request..

  4. 內容編輯問題 其實我一直覺得 HTML based HTML editor 是個很 OOXX 的東西。一來文章一長,編輯效率很糟糕,二來所謂的 WYSIWIG 也是很雞肋,只要樣式 CSS 換掉後,可能你編排半天的格式都變了樣。文章內容其實不需要太多編排啊,基本的文字、引用CODE、還有標題、斜體、黑體等等就夠了。用 markdown 對我來說是最好也最有效率的選擇,用 HTML editor, 或是額外的 blogging tools (ex: live writer) 其實都有點多餘..

  5. 讀者互動問題
    如 comments, 按讚等等, 都有第三方服務可以 plugin 啊, 靜態 html 插一段 HTML code 就能解決

查了一下,其實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少耶,不過跟我一樣用 “blogging as code” 的方式來說明這個理念,我只 google 到一篇 The Journey to GitHub Pages 老外講話就是比較簡潔明快,他講的很有道理啊,developer 就是都在跟 text mode 奮鬥, 靠的是 version control 來管理工作成果,所以 會愛用 markdown + github 是理所當然的啊 XD

從更根本的角度來看,關鍵在於你的 web site 是否真的有 “runtime process” 的需要? 如果沒有任何內容或是訊息 100% 需要在當下才能決定的話,那代表 你的 web site 其實是可以事先把所有內容都先產生出來的。我的 blog 有沒有需要? 文章內容,文章清單,分類、標籤、分頁等等都可以是靜態的。回應、按讚、 網站流量統計等等則必須是動態的,但是這些都可以直接嵌入第三方服務 (ex: facebook social plugins, google analystic, disqus…) 就能搞定,所以 對我來說只要產生正確的 html code, 這些功能也算是靜態的。

越想越覺得可行,既然現在很流行 xxx as code, 那這種用法就給他個名稱, 就叫他 “blogging as code” 吧! 背後的涵義也剛好代表, 這是逐步轉為 以 developer 為中心的思考方式。要就徹底一點,現在都講求 open source, 既然 blogging 都要 as code 了,把整個 blog 都 open source, 也是個改變。 通通都放上 github, 如果有人願意取用我的文章,不違反我的授權原則我通通都歡迎!

Solution: GitHub Pages Service + Visual Studio Code

GitHub Pages 是 GitHub 在 Repository 上面提供的附加服務,原本目的只是讓 open source project 能有個簡單的 project site 可以使用。 這些 site 用途跟 blog 很類似,就是發佈一些消息跟文章。背後的架構是 github repository 要指定某個 branch 的內容就是要給大家看的內容。 當這個 branch 內容有所異動的時候,就會觸發靜態網站產生器 (github 用的是 jekyll) 更新網站內容。

上面這些其實都是全自動的,我要做什麼? 除了第一次把網站的 template 跟 config 弄好, push 上去 github 之外,剩下的就是用 markdown 寫好 文章 push 上去正確的 branch, 就完成了。

很簡單吧? 真的很簡單,其實我已經參考了很多別人的經驗談,這些參考資料我就列在這邊了:

當然,也有人用過後,又回頭去用 wordpress 的例子:

主要的服務決定用 GitHub Pages 之後, 我自己 local 好歹也要有個像樣的 tools. 雖然下 git 指令對我沒什麼障礙, 但是有時還是想偷懶一點… 想找個好用的 local tools 方便管理網站的 template 跟 data.. 需求不多,只要這幾個:

  1. 能管理整個 git local repository
    可以隨時 commit, push, pull … 等等 git 基本操作

  2. 要能編寫 .md, .html, yml 等常見的格式:
    我需要直接編寫 source code, 最好能有 syntax highlight, 能有 intelligent sense 更好, 能有 live preview 更好

  3. 小巧,簡單,快速:
    我不想要安裝一大包工具…

這不就是 visual studio code 嗎? 看來太完美了,都是 for developer 用的黃金組合… github + vscode 用過的就知道了,不用我多介紹啦~ 貼張 vscode 寫 markdown 的圖意思一下就好:

用 visual studio code 編輯 markdown, 同步預覽

Workflow: How to create a new post ?

既然要認真轉移系統,那麼平常寫作的方式,還有搭配的環境跟設施,就要好好的來規劃一下。我還是習慣在 windows 下工作,不過這些 solution 並非 windows 的原住民, 總是有些小地方要處理.. 這邊紀錄一下我的作法:

blogging as code workflow

流程很簡單,就是按照圖上的標示,由 1, 2, 3, 4, 2, 3, 4, 2, 3, 4 …., 5 的順序不斷重複而以。這邊 GitHub Pages 跟 VS Code 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裝了就是了。問題最大在 local 要架設 jekyll 的話會是個大工程 (尤其是在 windows 下) … 我試過這三種作法, 給大家參考看看

  1. install jekyll on linux
    這是最佳的解決方案,效能, 相容性, 支援程度都是最好的, 連 vscode 也有 for linux 的版本。不過… 我主要工作環境是 windows … 暫時不考慮 XDD

  2. install jekyll on windows
    這是 for windows 效能最佳的方案, 不過相容性也是最糟糕… 對 ruby 沒經驗的人 (就是我 T_T) 會很痛苦

  3. using jekyll on docker (using docker for windows)
    這是 for windows 最讚的解決方案了,犧牲一些效能, 換來幾行指令就可搞定一切的方案。

Running Jekyll on docker-for-windows

這個很無腦,裝好 docker for windows 後就幾乎完成了。在 dos command prompt 下輸入這段指令:

docker run -ti --rm -p 4000:4000 -v D:\Blog:/srv/jekyll jekyll/jekyll:pages jekyll s --watch --force_polling

要留意的是,D:\Blog 是你自己 local 的 git repository 路徑,需要把他掛上 docker, 掛在 /srv/jekyll 下面。 --watch 這參數是告訴 jekyll 要不斷監控 D:\Blog 這目錄是否有異動? 若有檔案變更會立即更新產生出來的網站。

不過,docker volume 有個老問題, 底層的 file system change notification, 經過 docker volume 的包裝, 這些 notification 沒辦法正確的傳遞到 container 內,這邊有類似的例子。這個問題 並不大,jekyll 提供額外的參數: --force_polling 改用 polling 的方式,不斷檢查每個檔案有沒有異動,可以解決這問題。

不過,polling 是要付出代價的,I/O 跟 CPU 效能影響還蠻大的,回應速度也比 notification 慢,尤其你的檔案數量不少時更明顯。只是 至少是個解決方案。以我的例子,更新了檔案至少要 15 sec 後才會有反應 (正常情況下,不到 1 sec 就偵測到了)。Polling 的效能應該會跟你的 檔案數量大小有直接關聯吧,我的 blog 文章約 400 篇, CPU: i7-2600k, 24GB RAM, Intel 730 SSD 240GB + Seagate 5TB 7200RPM Enterprise HDD.. 這樣的配備 跟執行效能,可以給各位參考一下

貼張圖就結束這回合了 XD, 以我的 case, build 一次 website 約需要 70 sec, 效能受限於我分配給 docker 的資源 (2 cpu, 2048 mb ram). 偵測到異動後的 rebuild 則要花上近 20 min… jekyll on docker-for-windows, screenshot

執行時間的 CPU usage 果然也慘不忍睹.. jekyll on docker-for-windows, docker stats

如果你想省事,打算採用 docker for windows 來執行 jekyll 的話,給你一個良心的建議… 別用 --watch 模式了,有異動的話手動 restart container 會比較簡單,或是你有辦法的話,用 powershell 寫段簡單的 script, 在檔案有異動時 restart container ..

Running Jekyll on windows

有鑑於效能差異實在不小 (jekyll for windows, build 一次要 30 sec, 快了一倍), 實際在改文章時半分鐘的延遲還可接受,而且 file system notification 的機制也能正常運作, rebuild 時間跟正常 build 的也一樣大約半分鐘,所以正常情況下我還是用 for windows 版本的 jekyll, 儘管有很多障礙需要克服…

不過實際使用上的障礙還真的不少,雖然都是小問題。我踩過這幾個地雷,真的要實作的讀者們請小心:

  1. ruby runtime version:
    jekyll 需要安裝 ruby, 不過要用到的套件有些指定不相容最新的 2.3 版 ruby, 搞了半天搞不定,最後我裝 2.2 ..

  2. webserver:
    jekyll 本身自帶 web server, 在 windows 下不支援中文檔名, 所以我最後用 jekyll s, 開 –watch 持續監控檔案異動, 負責 port: 4000, 然後另外開 iisexpress 負責 port: 4001, 我自己視需要決定要連哪個 site..

  3. IIS vs GitHub Pages 檔名大小寫差異問題: 不同系統存在著根本的差異,這種小問題找了半天才找出來 @@, 檔名大小寫是有差別的,比如我 MD 插入圖檔 URL 寫 a.png, 實際檔名 a.PNG, 在 IIS 上面看都一切正常, 放上 GitHub Pages 後就會掉圖 T_T,氣的是如果已經 push, 我在 local 改掉檔名大小寫, vscode 認不出來要跟 git push 這項異動…

  4. IIS .aspx http module problem:
    由於我的文章的舊網址包含 .aspx 這樣的路徑, 我設定 jekyll 可以幫我產生 xxx.aspx/index.html 這樣的靜態網站, 若有 user 點了 舊的網址格式,web server 只要把 .aspx 當成目錄,自動引導到該目錄下的 index.html 就可以相容了。可是 iisexpress 看到 .aspx 就會 交給 asp.net hosting module 去執行,這種靜態網頁在 iisexpress 會跑出404。我不大想解決這種衍生問題,所以這種時候就再切回 jekyll ..

基本上最麻煩的就是安裝了 (我足足搞了幾個晚上),剩下的其實改變一下習慣就好。只要我要開始寫文章,我現在的標準動作就是這幾個:

  1. 開啟 visual studio code:
    code d:\blog
    
  2. 啟動 jekyll serve, 並持續監控檔案異動:
    jekyll s --draft -w
    
  3. 啟動 iisexpress:
    "c:\Program Files\IIS Express\iisexpress.exe" /port:4001 /path:d:\blog\_site
    

沒啥畫面,就是這兩個程式執行的 console 訊息而以: jekyll on windows screenshot

畫面上可以看到,Jekyll for Windows 的效能明顯好很多 (其實 docker 版也不差,只是敗在 polling, 還有平常使用的模式,我不想開太多 CPU / RAM 的資源給 docker for window), 初次 build 大約在 40 sec 上下 異動後的 rebuild 也在 30 sec 上下就能完成。這邊我啟用了 --drafts 參數,因此 jekyll 會替我把未發布的 drafts post 也產生出來。 這種模式方便我自己測試,不用擔心還沒寫好的 POST 不小心就發佈出去.. Jekyll Preview

Wordpress to GitHub Pages Migration

最後就是來聊聊我怎麼把 wordpress 的資料轉移到 github pages? 其實網路上很多同好分享過,我實在也沒力氣慢慢寫 XD 先貼一下我參考過的作法:

其實這幾篇看下來,大概都有共同點,就是:

  1. 官方提供的對於中文網址支援不良,會編碼成一堆 %00%00%00 這種 url escape 過的 unicode characters. 網址我可以無視,可是實際匯出放在 /_post 的檔名也長這樣
  2. 有的只支援 category, 有的只支援 tags …
  3. 大都不支援 comments, 要另外自己處理
  4. comments 一致推薦 disqus 的服務,反而我原本用的 facebook comments 沒人推薦

接下來我列一下我解決過的幾個問題,讓大家知道一下有啥地雷要注意,如果你真的碰過這些問題,在這邊留話吧,我再補上來 :D

  • 解決 URL 及檔名的中文問題
  • 解決 comment 與 url 對應的問題

    Hint: wordpress 匯出的 xml 中文網址就是 %00%00, 如果只解決上面那項中文網址問題,結果會變成留言都看不到了。 因此 wordpress 匯出的 XML 本身就需要先處理中文網址問題了。可參考我寫的 C# 匯入工具

  • 解決分類及標籤問題

    Hint: 挑對 themes ,找個支援 categories / tags cloud 的 template 就夠了,剩下就是匯出時標上正確的分類跟標籤

  • 解決舊網站的轉址問題

    Hint: 不只 wordpress, 還有更早 blogengine, community server 的連結.. 可參考我這篇文章要解決的問題, 很多外來的連結都是這種 解決方式,加裝 jekyll-redirect-from 模組,然後在匯出的 post 內標示這篇文章可能從哪幾個 URL 轉址過來。同樣的可以參考我的 C# 匯入工具 舉個例子,只要是舊文章,我都會匯出像這樣的 post header (請注意 redirect_from 的部分)

各位可以直接試試看,這些舊網址,是不是真的會動 :D

  ---
  layout: post
  title: "終於升速了!"
  categories:
  - "敗家"
  
  tags: ["敗家","有的沒的"]
  published: true
  comments: true
  permalink: "/2008/10/10/終於升速了/"
  redirect_from:
    - /columns/post/2008/10/10/e7b582e696bce58d87e9809fe4ba86!.aspx/
    - /post/2008/10/10/e7b582e696bce58d87e9809fe4ba86!.aspx/
    - /post/e7b582e696bce58d87e9809fe4ba86!.aspx/
    - /columns/2008/10/10/e7b582e696bce58d87e9809fe4ba86!.aspx/
    - /columns/e7b582e696bce58d87e9809fe4ba86!.aspx/
  wordpress_postid: 59
  ---
  • 補上 google analystics
  • 補上 google adsense
  • 補上 facebook open graph meta tags
  • 補上 facebook like / share button

上面這四項,通通都是把 google / facebook 提供的 HTML 貼到正確位置而已,頂多有些關鍵的地方要用 Liquid 的語法填進去。 Liquid 做這種事情實在太適合了,他就是個 template engine 啊,語法熟悉後真是輕而易舉.. 比用 wordpress plugins 還容易

有些好心人,用 ruby 寫了自己的匯出工具,解決 tags / category / 中文檔名問題,不過 ruby 我不會寫啊,加上要處理的問題也不難, 所以我自己也貢獻了一個 C# 版的 :D 有需要請自行取用。

Clone Code Here: ImportWordpressToJekyll

Conclusion

過程中還有很多沒沒角角我沒寫的,包含怎麼轉資料,怎麼匯入 comments,還有如何用 Liquid template engine 的語法打造自己的 template 等等。 這邊純做個架構介紹,告訴大家這樣用的優缺點。我用的環境算是比較怪的,一般會用 jekyll 這類 solution 的都是熟 linux / open source 的人, 這些應該都不成問題,我這種算是特例 XD

不過整體而言,我覺得這方案算是一大進步,完全顛覆了過去的做法。光是用 github 做版本控制,我認為就值回票價了。因為他能控制的,不再是 單一一篇文章 的版本而已,他能一次控制多篇文章內容及屬性(是否發布等等),還有你網站的設定,一次 push 上去。另外網站改版時,也能讓你用另一個 branch 測到 好之後,再 merge 回來上線。說穿了就跟你寫 code 控制一堆 source code 一模一樣,只是你的 language 是 HTML + MD, 你的編譯器變成 jekyll .. 如此而已

最後來點平衡報導吧! 全部放到 github 也不全然是好處。其中一個風險就是,別人要把你的網站拿走就更容易了,只要下個 git clone 就好了 XDDD 這點我是想通了,我寫 BLOG 的目的本來就是分享,有人要 clone 去拿走我的文章,我會覺得你是在幫我宣傳,只要你按照我要求的 CC 授權,標記 出處就好。過去碰過太多盜文的事件,只要是公開的東西,我相信就算不是放在 github 上,也一樣會很容易的被複製.. XD

我的架站經過 & 心得就整理到這裡,趁著中秋假期,在這特別的日子就讓新網站上線吧! 請各位繼續支持 :D






安德魯部落格 GPTs

試試用 GPTs 幫你讀文章!
直接用白話文詢問,"安德魯的部落格 GPTs" 會幫你找到相關文章,也會用我文章的知識來回答你的問題。

Facebook Pages

Edit Post (Pull Request)

Post Directory